中国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两人对弈棋类运动,以下是详细介绍:
卡业联盟:棋盘与棋子
– 棋盘:由9条直线和10条横线相交而成,中间的一行没有画上直线,称为“河界”,上面标注“楚河汉界”;两端画有斜交叉线的地方称为“九宫”。红棋方面从右到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标识,黑棋方面从右到左用阿拉伯数字1至9来标识。
– 棋子:共有三十二个,分为红、黑两组,每组十六个,各分七种,包括红方的帅、仕、相、车、马、炮、兵和黑方的将、士、象、车、马、炮、卒。
卡业联盟:规则
– 行棋规定:红先黑后,轮流走子,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,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,都算走了一着。双方各走一着,称为一个回合。
– 吃子规则:棋子走动时,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,就可以吃掉对方棋子并占领该位置。不同的棋子有不同的走法和吃子方式,如马走日、象走田、车直线或横线不限格数移动等。
– 胜负判定:一方的帅(将)被对方将死;帅(将)被将军,无法避免地同对方将(帅)直接对面;轮到行棋的一方,没有被将军,但所有棋子被困在原地无子可动;自己宣布认输,以上情况出现时,对方得胜。
– 和棋判定: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重复局面、一方提和经另一方同意以及双方长打不变等情况出现时,判为和棋。
卡业联盟:历史事记
– 古代发展:魏晋南北朝时期,北周武帝所创的象戏被认为是中国象棋的雏形;唐朝时,象戏有了新发展;宋代象棋迎来黄金期并逐渐定型;明朝中叶起,象棋再度发展起来,并跨越明、清两代,盛况持续约三百年,期间出现了众多象棋谱。
– 近现代发展:1956年,中国首次举办了象棋全国比赛,杨官璘成为第一位全国个人冠军获得者;1960年,首届全国象棋团体赛在北京举行,胡荣华首次参加全国个人赛就成功夺冠,并开启十连冠伟业;1962年,中国象棋协会成立;1978年,亚洲象棋联合会成立;1993年,世界象棋联合会成立;2009年,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同意将“中国象棋”项目名称更改为“象棋”,英文译名采用“Xiangqi”;2010年广州亚运会,中国象棋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;2022年杭州亚运会,中国象棋再次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。
发表回复